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基本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中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于1997年,并在2006年7月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截至2014年底,该数据库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共计1000多万户,其中600多万户有信贷记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最早始于1999年,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信社的联网运行,2006年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截至2015年,该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8.7亿人,其中3.7亿人有信贷记录。 央行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其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征信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录的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9年4月,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已上线,拖欠水费也可能影响其个人信用。 6月19日,中国已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 2020年1月19日,征信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关联概念

协同技术: 人工智能多源异构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新兴技术物联网

应用领域-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应用领域-信用与存证: 个人征信大数据征信征信信息征信数据

应用领域-其他: 数据共享

应用领域-金融: 信用生态金融领域

技术特征: 去中心化可行性隐私保护

核心技术-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同态加密

核心技术-安全技术: 权限身份认证

核心技术-数据存储: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

核心技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

相关文章